在化工、醫學、生物、農業、食品、環境保護等諸多領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都是進行物質成分定性分析與含量定量分析的關鍵設備。其數據的可靠性直接關系到科研結論的嚴謹性與生產質量的控制水平。得利特B115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以其穩定的光學系統、精確的測量性能和寬廣的測試范圍,成為眾多實驗室的優選工具。然而,任何高精密的儀器,其長久的穩定性和數據的準確性都離不開科學、規范的維護與保養。正確的保養不僅能延長儀器使用壽命,更是確保其測量結果始終滿足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要求的重要前提。
日常操作中的規范性保養
日常操作是維護的第一道防線,良好的使用習慣事半功倍。
適宜的工作環境:儀器應放置在穩固的工作臺上,避免震動。環境應清潔、干燥,避免陽光直射,遠離高溫熱源及強磁場。室內溫度宜保持在15℃-30℃,相對濕度不超過70%。良好的環境能有效防止光學元件受潮、發霉或積塵。
嚴格的光學系統保護:光學系統是分光光度計的“心臟"。B1151采用低雜光的光柵CT式單色器結構,其雜散光水平控制在≤0.1%T,這是保證高吸光度值測量準確的關鍵。
樣品池(比色皿)的清潔:每次使用后,必須立即清洗比色皿。對于水溶性樣品,用蒸餾水反復沖洗;對于有機溶劑或不易清洗的樣品,需使用合適的溶劑浸泡清洗。嚴禁用手直接觸摸透光面,以免留下指紋和油污,影響透光率。
樣品室密封與干燥:測量完畢后,應及時關閉樣品室蓋,防止灰塵進入。可在樣品室內放置干燥劑,并定期更換,以保持內部干燥,保護檢測器。
穩定的供電與關機流程:儀器使用AC 220V 50Hz電源,應配備穩壓電源,以避免電壓波動對光源和電子元件造成沖擊。關機時,應先關閉儀器電源,再斷開總電源。建議在儀器長期不使用時,每周通電預熱半小時,以驅除潮氣,保持電子元件的穩定性。
周期性維護與性能核查
除了日常保養,定期的系統性維護與性能驗證同樣重要。
光源燈的檢查與更換:儀器所采用的鎢燈和氘燈(若配備)都有其使用壽命。當出現儀器能量降低、基線噪聲增大或在特定波長下100%T難以調準時,可能是光源老化的信號。更換光源燈后,必須進行波長校準和能量測試,確保光路準確。
波長準確性的核查:波長精度(±0.5nm)和重復性(±0.2nm)是定性的基礎。定期使用標準濾光片(如鈥玻璃)或特定溶液(如苯蒸汽)對儀器的波長標尺進行校準,確保儀器顯示的波長與實際出射光波長一致。
吸光度與透射比的準確度驗證:使用已知透射比和吸光度的標準中性灰玻璃濾光片或標準溶液,在全量程范圍內選取多個點進行測量,將測量值與標準值對比,驗證儀器的透射比準確度(±0.3%T)和基線直線性(≤0.002A)是否仍在允許范圍內。
雜散光的定期測試:雜散光會嚴重影響高濃度樣品測量的線性。可以使用特定濃度的碘化鈉或亞硝酸鈉溶液,在其截止波長處測量透射比,該值即為儀器的雜散光水平,應確保其符合儀器設計要求(≤0.1%T)。
針對不同行業的特別維護提示
不同適用行業的樣品特性不同,維護側重點也略有差異:
化工與環境保護行業:常接觸強腐蝕性化學品或復雜環境樣品。實驗后務必清潔樣品池和樣品室,防止腐蝕性氣體或殘留物侵蝕儀器部件。
食品與農業行業:樣品可能含有糖分、蛋白質等易附著、易滋生細菌的成分。比色皿的清洗需更注意,必要時進行消毒處理,防止生物污染。
醫學與生物行業:樣品可能具有生物活性。在測量血液、培養液等樣品后,需進行嚴格的清洗與消毒,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并避免交叉污染。
結語
得利特B115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設計與制造,旨在為用戶提供穩定可靠的分析數據。它所具備的質量精度、寬廣的測試范圍以及符合國家標準的技術參數,是您開展分析工作的堅實基礎。然而,儀器的性能需要您我共同守護。通過建立并執行一套科學、完整的維護保養規程,不僅能有效延長設備的使用周期,更能持續保障您分析數據的準確性,為您的科研探索與質量監控工作提供持久而穩定的支持。
推薦新聞
Recommendation